泰和舟中怀罗道源少参

舟泊临江喜再逢,联舟相送过邻封。
百年友道诗篇里,千里乡情酒盏中。
满腹经纶缘此见,一腔春意为谁浓。
无因写得相思句,尺牍秋风寄便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诩的《泰和舟中怀罗道源少参》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哲学追求和文学造诣。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人与生平简介
  • 作者: 明代张诩,字廷实,号东所,广东南海人。他师从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和南京通政司参议等职。尽管多次被朝廷征召,张诩却选择隐居,最终未仕。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然和哲学的思考,尤其以“忘己”、“无欲”的思想为人们所熟知。
  • 作品流传: 张诩的诗歌成就斐然,除《泰和舟中怀罗道源少参》外,还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和《东所文集》等多部著作传世。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而且对后世学者和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 舟泊临江喜再逢,联舟相送过邻封。百年友道诗篇里,千里乡情酒盏中。满腹经纶缘此见,一腔春意为谁浓。无因写得相思句,尺牍秋风寄便鸿。
  • 赏析:《泰和舟中怀罗道源少参》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舟泊临江喜再逢”表达了作者与罗道源重逢的喜悦,“联舟相送过邻封”则描绘了一幅共同乘舟过境的美好画面。“百年以来友道诗篇里”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千里乡情酒盏中”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学理念与创作特点
  • 自然为宗: 张诩的诗学理念深受其师陈献章的影响,主张“自然为宗”,强调顺应自然、回归内心,以达到与圣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诗中的“求‘忘己’、‘无欲’”,即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 文学成就: 张诩在诗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作品以其深邃的内涵、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受到赞誉。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传统,更在内容和思想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张诩的《泰和舟中怀罗道源少参》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篇,更是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