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竹轩

门外春深草亦荣,黄莺寂寂听无声。
孤灯不尽连床意,阴雨能知闭户情。
渺渺江湖劳远梦,悠悠身世寄虚名。
凭谁细语陈夫子,更着浮槎泛月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赏析《寄陈竹轩》

文学作品《寄陈竹轩》是清代诗人陈燮的作品。该诗作以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而广受赞誉。

诗的原文是:“一别烟沙隔鹭朋,离忧常是触行縢。梅花江国风前笛,酒市金台雪后镫。道远难凭麟角管,情深初寄鹄纹绫。披函百读怀人句,消尽床头酒数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切情感和思念,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深深的牵挂。

诗中的“一别烟沙隔鹭朋”,描绘了一幅别离的画面,通过烟沙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而“离忧常是触行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感。这里的“行縢”可能是指行李或出行的工具,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将自己的忧虑和不安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梅花江国风前笛”和“酒市金台雪后镫”,分别描绘了诗人在江边赏梅和金台城雪景的场景。这些景象不仅美丽动人,更增添了诗作的浪漫氛围。诗人通过这两种场景的描绘,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得更为生动和具体。

诗中的“道远难凭麟角管,情深初寄鹄纹绫。”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这里的“麟角管”和“鹄纹绫”都是珍贵的物品,象征着友谊的珍贵和独特。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

《寄陈竹轩》是一首充满深情和艺术美感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深深的牵挂。这首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我们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