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诗

三峰峙西蜀,高出云汉表。
四时秀有馀,万古清不了。
可望不可攀,仰止无大小。
时起肤寸云,为霖苏亿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峰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三峰奇景和牛眠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对宝玉深埋的惋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诗歌原文:《三峰诗》中,“凤去有遗雏,蔚为王者瑞”寓意着虽然凤凰已去,但其后代依然繁荣,象征着吉祥和希望。诗中的“四时秀有馀,万古清不了”则描绘了三峰山四季之美,无论何时都显得清新迷人。
  2. 诗歌背景:该诗写于元顺帝至正五年,当时,王建从南方赴大都漫游,正经过三峰山下。这首诗弥合得法,针线很密,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落日惨淡黄云低”以下八句是全诗的引子。第二部分“高兮溪水深,造物留之无古今”则表达了三峰山的自然景观之美,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都不会改变。第三部分“等是豪端幻三昧,更烦觅句为摹香”则是对三峰山神韵的赞美,认为其充满了神秘与魅力。
  3. 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峰山的奇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对于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感受。诗中的“翠欲浮”、“青子渴争尝”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三峰山四季如画的迷人景色,而结尾处的“暝色阑干,闲倚到,残鸦啼后”则营造了一种静谧、悠长的意境。

《三峰诗》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更是一幅流动的风景画,一个关于自然、文化与历史的交响曲。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感受到王建深邃的艺术造诣,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