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聘诗

七十年来德未加,每劳贤者到山家。
忙来汲水无茶煮,感待邻家有酒赊。
入馔拳鸡才脱母,作羹野菜尚含花。
归与若对琴堂说,人在长江理钓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却聘诗》是明代诗人梁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1. 作者简介:梁惠(1418年—1490年),字宗泽,号鹤洲,新会县人,明朝时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苍梧县令、梧州府教授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而闻名。

  2. 诗歌原文:《却聘诗》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七言律诗。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由。

  3. 主题思想:《却聘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名利场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入馔拳鸡才脱母,作羹野菜尚含花”两句,通过生动的乡村景象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和赞美。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

《却聘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