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经年别,相见未有期。
杳杳违赏心,晨夕徒依依。
达生恨弗早,中岁致乖离。
沦落穷海滨,岁暮莫能归。
美人曾有约,佩我以江蓠。
几回临秋水,濯我芙蓉姿。
芳洁匪自媚,但取不磷淄。
之子爱美好,赠子以相思。
拟古寄清霞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宪的《拟古寄清霞先生》
梁宪的《拟古寄清霞先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与子经年别,相见未有期”描绘了两人长久别离后的重逢之难;“杳杳违赏心,晨夕徒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日复一日地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却无法相聚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共鸣效果。
“达生恨弗早,中岁致乖离”,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诗中的“沦落穷海滨,岁暮莫能归”则展示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的无助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忧虑。
诗的末尾处,“美人曾有约,佩我以江蓠”,则是对往昔美好回忆的回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与爱人相聚的愿望。这种期盼之情,通过简洁的文字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人生无常、时光易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和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这首诗跨越时空,持续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探索。
梁宪的《拟古寄清霞先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情感表达和文化意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