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陶明府

长官贤孰似,平易近人人。
彭泽家风远,河阳惠政新。
边隅花作县,幽洞鸟鸣春。
骥足时看展,无夸汉吏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陶明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诗人,其一生创作颇丰,尤以现实派诗风著称,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与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1. 诗歌原文
    尽日行还歇,
    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
    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
    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
    无意恋人间。

  2. 主题思想

  • 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经历的艰辛和晚年的归隐生活。通过描绘独自登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句中的“陶巷招居住”和“茅家许往还”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的心态。
  1. 艺术手法
  •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白居易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力量。
  1. 社会背景
  • 《呈陶明府》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种种矛盾。白居易的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在官场生涯中的某些感慨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 文化影响
  • 白居易的诗歌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呈陶明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面反映唐代社会风貌的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