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官还閤皂山

灵官秋晓望名山,天上恩波逐棹还。
福地万年祈圣寿,云裳几日簉仙斑。
朝元紫气中霄接,出洞清溪下界环。
欲解儒衣从问道,葛师能为启玄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灵官还閤皂山》是明代诗人符锡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符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著称。
  • 创作时间:作品具体创作时间未明确记录,但可推测为符锡晚年之作。
  • 创作缘由:该诗可能是在某一特定场合所作,如官员离任或归途之时。
  1. 内容解析
  • 首联解读:“灵官秋晓望名山”,描绘了灵官在秋季清晨时,远望名山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 颔联分析:“天上恩波逐棹还”,这里的“天上恩波”可能指的是天上的吉祥征兆,如云彩、彩虹等,它们随着船只的前进逐渐消散,象征着好运与福气。
  • 颈联探讨:“福地万年祈圣寿,云裳几日簉仙斑。”此句中的“福地”指代的是阁皂山,山上的云雾缭绕,仿佛神仙的衣裳,寓意着山中仙境般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民众生活的美好祝愿,祈愿他们能够享有长久的幸福和健康。
  • 尾联评析:最后两句“朝元紫气中霄接,出洞清溪下界环。”描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即朝元紫气升腾至天空与星辰相接,而出洞清溪环绕着山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修行者内心的净化与提升的期许。
  1. 鉴赏评价
  • 艺术特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 文化内涵:诗中蕴含丰富的道教文化元素,如“朝元”、“云裳”等词汇,都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通过这些词汇的使用,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送灵官还閤皂山》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和道教文化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