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长望天西头,邂逅城南苑树秋。
月傍玉楼欣共赏,花明春寺阻同游。
草堂风韵还巴国,铜柱提封自益州。
不用路岐挥涕别,文章端合赞皇猷。
赠别刘宪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刘宪副》是明代符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文学的世界里,有无数经典作品被世人传颂,而《赠别刘宪副》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颗。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受到赞誉,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赠别刘宪副》的原文如下:
美人长望天西头,
邂逅城南苑树秋。
月傍玉楼欣共赏,
花明春寺阻同游。
草堂风韵还巴国,
铜柱提封自益州。
不用路岐挥涕别,
文章端合赞皇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美好的时光,诗人希望以此缓解即将到来的分别带来的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力量。
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例如,“美人长望天西头”中的“美人”象征着远方的朋友,而“天西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此外,诗中的“铜柱提封自益州”等句,则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美好愿景。诗中的“草堂风韵还巴国”,将巴国的山水之美与诗人的文采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使整首诗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赠别刘宪副》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赠别刘宪副》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展示了明代文学的魅力与深度。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友情,把握当下,以及在离别之时,用美好的祝愿和支持来鼓励对方前行。
《赠别刘宪副》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被后人称道,更因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而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