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蒙王大史宜学年兄走笔见慰且云切勿效时人叹老嗟卑也偶呈二章

卷甲怀惭亦自扪,曾劳词客慰寒温。
时平得士须终济,材谫于予岂再论。
辙鲋谩期忘勺水,涧松何分植高原。
虚传老马谙途径,悔是从前误出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第蒙王大史宜学年兄走笔见慰且云切勿效时人叹老嗟卑也偶呈二章》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失落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一、诗歌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前篇
昔日辞家去(你曾离家远行),今宵得暂栖(今晚终于得以暂歇)。
未赴圣明召(未能被朝廷征召),归卧故山里(回到了隐居的地方)。
他日若遂初(如果未来还能如愿以偿),到官居一尉(到官府当个小小的官员)。
岂敢畏简书?(怎敢怕那些繁重的文书?)、君诗多苦思(你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苦思)。

2. 译文

第一篇
你曾离开家乡远行,今夜终于得以暂息。
没有受到朝廷的征召,回到故乡隐居。
如果你的未来能够如同当初一样美好,那么将来一定能够在官府中做个小官。
怎么敢害怕那些繁重的文牍呢?你所写的诗篇都是经过深思而作的。

二、诗句解析

1. “昔别”与“今休”:

  • 昔别:指的是过去离别的情景,可能是指作者离开家前往京城或其他地点。
  • 今休:表示今日的休息或暂时的安宁。

2. “初仕”与“终隐”:

  • 初仕:指开始在官场中任职,可能是作者年轻时的理想状态或曾经有过的抱负。
  • 终隐:表明最终选择回归自然,远离官场的喧嚣和纷扰。

3. “简书”与“苦思”:

  • 简书:指繁杂的文书工作。
  • 苦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艰辛和深思熟虑的态度。

三、主题探讨

1. 个人情感表达:

  • 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通过对比现在的生活状态与理想中的官场生活,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2. 社会背景反映:

  • 此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 通过描述个人的境遇和遭遇,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现状和心态。

3. 文学价值:

  • 作为一首抒情短诗,它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作品之一。

《下第蒙王大史宜学年兄走笔见慰且云切勿效时人叹老嗟卑也偶呈二章》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唐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