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朝烟

漠漠更葱葱,山峦晻霭中。
苍茫笼晓日,映带锁长空。
罩柳偏遮绿,韬花半隐红。
渔舟迷楚岸,樵径失秦峰。
莺入虚闻语,蜂游不辨丛。
蒸来还作雨,飘去只因风。
遥想朝天处,祥光护六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台朝烟》是明代诗人许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在文学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岩花垂露落涓涓,翠拥楼台碧障天。
    曾是玉皇香案吏,望中犹拟御炉烟。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玉台朝烟》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画面。诗人通过“岩花垂露落涓涓”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细腻的自然美。同时,“翠拥楼台碧障天”一句则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一座楼台的雄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
  • 寓意表达:“曾是玉皇香案吏”,这里的“玉皇”指的是神话中的天帝,暗示着诗人曾经有过崇高的地位或者非凡的经历,而“香案吏”则可能指他在官场或某种职业上的勤勉工作。这种表述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评价。
  • 抒情手法:整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志向。
  1. 创作背景
  • 明代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许多诗人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玉台朝烟》作为许炯的作品,同样反映了其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怀。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许炯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作品内涵。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玉台朝烟》中,“岩花垂露”和“碧障天”等意象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 韵律美感:诗的韵律结构严谨,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主题深化:尽管《玉台朝烟》篇幅简短,但诗人成功地通过有限的文字,传达了深远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这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境界。

《玉台朝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理的佳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含义,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