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衡山先生过园居

朝来檐鹊送声忙,见说高人过草堂。
风动似闻门外屦,昼长频续案头香。
暖烘韶丽花含笑,雨阁轻阴日弄光。
多少野桥东望意,碧云闲咏小山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衡山先生过园居》是明代诗人汤珍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汤珍,明代苏州府长洲人,字子重,以岁贡授崇德县丞,后迁唐王府奉祀,未赴任。
  1. 诗歌原文
    朝来檐鹊送声忙,
    见说高人过草堂。
    风动似闻门外屦,
    昼长频续案头香。
    暖烘韶丽花含笑,
    雨阁轻阴日弄光。
    多少野桥东望意,
    碧云闲咏小山旁。

  2. 诗意解析

  • 朝来檐鹊送声忙:描述了早晨时,屋檐上的喜鹊忙碌地叫着,为这首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 见说高人过草堂:表达了诗人听说一位高人将要来访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高人品性的期待和尊敬。
  • 风动似闻门外屦:风似乎在门外走动,使得诗人感觉到有脚步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 昼长频续案头香:长时间的白昼让人频繁续香,反映了诗人在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 暖烘韶丽花含笑:温暖的春光照耀下,花儿含笑绽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 雨阁轻阴日弄光:雨水滋润的阁楼上,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 多少野桥东望意:诗人在野桥上眺望远方,寄托了他对远方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 碧云闲咏小山旁:在一片碧蓝的云彩中,诗人悠闲地咏唱着小山之旁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待衡山先生过园居》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美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追求内心平静、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