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赋双头莲房

挺身己自出泥污,况复同根更并居。
兄弟重闱青帐幕,子孙齐见黑头颅。
秋风太华名双美,夜月西湖影不孤。
喜遇时来连采纳,为君开抱献联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敬赋双头莲房》是明代诗人程通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双头莲房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下面将从作品原文、艺术特色以及创作背景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首句描述:诗的开篇“挺身己自出泥污,况复同根更并居”,形象地描绘了双头莲房从泥泞中生长出来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它们虽同根但各自独立的特性。
  • 第二句意境:“兄弟重闱青帐幕,子孙齐见黑头颅”则进一步通过“兄弟重闱青帐幕”和“子孙齐见黑头颅”两个意象,展现了双头莲房内部的结构,以及它所孕育的后代们黑亮的脑袋,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 第三句寓意:“秋风太华名双美,夜月西湖影不孤”则是将自然景物与双头莲房相结合,以秋风太华的美景和夜月西湖的宁静来衬托双头莲房的和谐之美。
  1. 艺术特色
  • 比喻与象征:《敬赋双头莲房》中的双头莲房被比作一对双胞胎,这不仅突出了其独特的美丽,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生物间紧密而和谐的关系。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既富有节奏感,又不失深意,使得整首诗既有美感又有深度。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美好的赞叹,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程通是明朝时期的诗人,虽然关于他的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从他的作品风格来看,他可能生活在一个较为和平的时代。
  • 时代背景: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1. 思想内涵
  • 和谐共处:《敬赋双头莲房》通过对双头莲房及其繁衍后代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理念,即不同个体虽有差异,但在整体之中可以共存相得益彰。
  • 生命循环:诗中不仅描写了植物的生长,还隐喻了生命的循环与再生。

《敬赋双头莲房》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谐与自然美的赞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人们更加珍视和保护我们共同的自然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