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良宵春占先,太平风景乐元年。
一轮光满千分月,九市灯辉五色莲。
紫陌游龙尘里马,玉楼醉客画中仙。
君王欢赏成佳句,高出寻常几万千。
敬和元宵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敬和元宵韵》是明代程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向往。
程通,字彦亨,是明徽州府绩溪人,生于洪武二十三年。他是一位举人出身,在建文初年因跟随燕王南归京师而卷入政治风波,后上封事陈备御策,但最终未能幸免于难。程通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宫廷,再到政治风波的起伏,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这一复杂的人生经历。
《敬和元宵韵》是程通在元宵节这个特殊时刻所作,其内容体现了对当时节日氛围的赞美。诗中“三五良宵春占先,太平风景乐元年”表达了作者对元宵节这一美好时节的喜爱与期待。诗人通过对元宵夜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一轮光满千分月,九市灯辉五色莲”,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民的幸福安康。
《敬和元宵韵》中的诗句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紫陌游龙尘里马,玉楼醉客画中仙”等句子,不仅描述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还蕴含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种对美的追求,不仅是文学上的高洁表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敬和元宵韵》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还是研究明代社会风俗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元宵节的独特风貌及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这对于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有重要意义。
《敬和元宵韵》作为程通的作品,不仅展示了明代的元宵节盛况,还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向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