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凋零色巳非,独留三友共为期。
生无桃李春风面,总是冰霜晏岁姿。
士到穷时存节义,物从静处见真机。
高人不厌相看处,默坐幽斋漫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万木凋零色巳非,独留三友共为期。
生无桃李春风面,总是冰霜晏岁姿。
士到穷时存节义,物从静处见真机。
高人不厌相看处,默坐幽斋漫赋诗。
。
《岁寒三友》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通常指的是松、竹和梅这三种植物的象征意义。
这些植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作为主题,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例如,在《红楼梦》里,“岁寒三友”就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境遇下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而在其他诗词歌赋中,则常常用来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赞美。
总的来说,《岁寒三友》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艺术创作以及日常生活的灵感来源。它们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
巳(yǐ):义同“已”,也不排除是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