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莹僧官禅室

地隔红尘接上方,乱藤高竹暝苍苍。
半屏夜坐云牙冷,一饭朝飧石发香。
雨后降龙归咒钵,月明栖鹤下回廊。
我来欲问西来意,安得醍醐灌顶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莹僧官禅室》是明代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内容和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童轩,字士昂,号清风亭稿主人、枕肱集主等,鄱阳(今属江西)人。他于景泰二年考中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后来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诗作中透露出他的才情与仕途经历,如“我来欲问西来意,安得醍醐灌顶凉”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探询以及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1. 诗词原文
    地隔红尘接上方,乱藤高竹暝苍苍。
    半屏夜坐云牙冷,一饭朝飧石发香。
    雨后降龙归咒钵,月明栖鹤下回廊。
    我来欲问西来意,安得醍醐灌顶凉。

  2. 词句解析

  • 地隔红尘接上方:形容寺院环境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本源。
  • 雨后降龙归咒钵:暗示在风雨过后,有法力强大的龙回到寺庙中诵经。
  • 月明栖鹤下回廊:描绘夜晚月光下,仙鹤栖息在寺廊上的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
  • 我来欲问西来意,安得醍醐灌顶凉:诗人表达了向佛法寻求智慧的愿望,并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清凉与净化。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题莹僧官禅室》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构建了一个清幽脱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土的思想。
  • 语言简练:诗歌用词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静谧场景之中。
  • 韵律和谐:诗的平仄声调配合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题莹僧官禅室》是童轩在仕途之余寄情山水之作。其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深刻的理解,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