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萧条坐掩关,冠缨尘满谩思弹。
半生杜甫空悬室,十载扬雄不徙官。
世事真成棋局换,生涯无奈砚田乾。
镜湖诗叟闻应笑,信有人间行路难。
寄贺友菊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贺友菊先生》是明代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古诗。童轩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寄贺友菊先生》作为童轩众多诗作中的一篇,同样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理想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寄贺友菊先生》的原文如下:
穷巷萧条坐掩关,冠缨尘满谩思弹。
半生杜甫空悬室,十载扬雄不徙官。
世事真成棋局换,生涯无奈砚田乾。
镜湖诗叟闻应笑,信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诗人在描绘自己身处的狭小巷子时,用“穷巷萧条”和“冠缨尘满”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同时“谩思弹”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中提到了“半生杜甫空悬室”,这里的“杜甫”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而“悬室”则意味着诗人一生都在苦苦追寻理想的道路,但似乎始终无法实现。接着提到“十载扬雄不徙官”,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虽然努力但最终未能改变现状。
诗中还提到了“世事真成棋局换”,表明现实世界的变化无常,如同棋局一般难以预料。最后两句“镜湖诗叟闻应笑,信有人间行路难”则是诗人对外界的一种期待和安慰,希望自己的理想与努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
《寄贺友菊先生》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抒情表达,也是对时代背景和人性深度的探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童轩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特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