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邓处士

旧业山中路,春风草又青。
雨昏翁仲石,云掩少微星。
州里怀恩泽,乡闾失典型。
高风人仰斗,潜德世留馨。
地卜眠牛兆,囊存相鹤经。
夕阳闲竹浦,秋雨掩柴扃。
下泽车仍在,山阳笛忍听。
我看高士传,谁筑聘君亭。
台柏双枝秀,庭椿一树零。
怀贤空洒泪,忍诵蔡邕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邓处士》是明代诗人童轩的作品,描绘了对一位古代处士的怀念和哀悼。下面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历史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1. 创作背景
  • 人物介绍:童轩(约公元1496年前后至1573年左右),字子章,号竹君,明代著名诗人,有《童轩集》传世,诗风清新俊逸。
  • 时代背景:明朝中叶,文人墨客辈出,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间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童轩通过诗歌表达对时世的关注以及对前辈学者的怀念。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挽邓处士》以简洁的诗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邓处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中“春风草又青”、“雨昏翁仲石”等意象,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逝去之人的缅怀。
  • 格律严谨:该诗采用五言绝句形式,每句五言,共八句,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这种形式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更加凝练,同时便于读者记忆与传唱。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挽邓处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它不仅是童轩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 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在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广为传颂。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词句,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于传统美德的崇尚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1.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童轩简介:童轩不仅是《挽邓处士》的作者,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童轩集》的成书,使他成为明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
  • 地位评价:童轩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视为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并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挽邓处士》不仅是童轩个人的杰作,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先贤的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深入解读《挽邓处士》,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还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