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岑山渡

势比焦山小,因名忆郑公。
江鼋浮水面,天狗堕云中。
舟楫东西过,渔樵上下通。
涉溪逢旧寺,尘虑偶然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岑山渡”是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思的体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过岑山渡》是明代诗人程敏政于明宪宗成化二年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在诗中,程敏政通过对岑山渡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1. 诗歌原文
    势比焦山小,因名忆郑公。江鼋浮水面,天狗堕云中。舟楫东西过,渔樵上下通。涉溪逢旧寺,尘虑偶然空。

  2. 诗意解析

  • 势比焦山小,因名忆郑公:这句诗通过对比岑山的地理位置,强调了其虽小却有独特魅力的特点。同时,提及“忆郑公”,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 江鼋浮水面,天狗堕云中: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江中的鼋比作自由无拘的水鸟,而将天空中的天狗比作自由翱翔的猛禽。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
  • 舟楫东西过,渔樵上下通:描述了船只往来不息地穿梭于江面上,而渔夫樵夫则在两岸之间自由往来,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 涉溪逢旧寺,尘虑偶然空:诗人在经过溪流时,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这里的宁静让他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放松。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平静的愿望。

《过岑山渡》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程敏政的诗歌风格及其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窗,让人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