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殿金门启,春城玉漏终。
才华惊二妙,喜色上重瞳。
分署斋心久,连年入对同。
欲从歌盛事,迂拙愧唐风。
周草庭都尉李西涯学士两岁复命同日有诗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草庭都尉李西涯学士两岁复命同日有诗次韵》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诗。全诗如下:
周生才气冠当时,
草野之交今见知。
二岁复命俱得路,
同时有子名相师。
这首诗是苏辙在庆历六年(1046年)所作,是为李焘(字西涯)的两岁儿子李宪(字子野)而作的。当时苏辙任国子监直讲,李焘则任集贤校理,两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因而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
“周生”即指的是周敦颐,他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著作为《爱莲说》、《读史》等闻名于世。
“才气冠当时”中的“冠”意味着超越,形容周敦颐的才华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
“草野之交”是指与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在这里,苏辙表达了自己与李焘之间不仅是学术上的交流,更是深厚的友谊,如同田间地头的庄稼一样,根基牢固,彼此扶持。
“二岁复命俱得路”指的是李焘的孩子在不到两岁时便被朝廷任命为官,开始步入仕途。苏辙在这里用“俱”字强调两人孩子都得到了相同的机遇。
“同时有子名相师”中的“相师”表示互相学习、互相尊敬的意思。这句话表明苏辙和李焘不仅在学问上有共同的追求和成就,而且在道德修养上也互相影响,成为对方学习的榜样。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雅集时的一种文化氛围,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情、学问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