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道中与友人别

圣恩容纳禄,随地可寻春。
东道非生客,西山似故人。
竹贪文字饮,萍笑宰官身。
别后遥相忆,诗邮托雁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道中与友人别》是明代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圣恩容纳禄,随地可寻春”这两句,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天的图景,象征着生活的和谐与美好。这里的“圣恩”可能指的是国家赋予每个人的恩典,而“禄”则指俸禄,两者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接着,“东道非生客,西山似故人”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友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东道主”通常指邀请方,而“西山”在这里可能是借用了“西施”的典故,意指友人如西施般美丽动人。此外,诗中的竹、萍等植物也富有象征意义。例如,竹子常被用来比喻文人的清高,而浮萍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这些植物的形象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哲理意味。最后,“别后遥相忆,诗邮托雁频”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书信往来的文化特色。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将思念之情寄予远方的朋友,希望借助飞鸟传递这份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深度。

《西山道中与友人别》不仅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明代文人的文学才华,也能更加理解古代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