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望子房山山上有祠

子房祠在望中岑,蔓草寒烟尚可寻。
五世报韩终有恨,一时兴汉本无心。
书传黄石知真假,名配青山自古今。
立马斜阳无限思,天教风壑助豪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州望子房山山上有祠》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徐州望子房山的描写,展示了古代英雄张良的故事和他对于汉王朝的贡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程敏政(1446年1月7日—1499年7月11日),明代官员和学者。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具体的生平细节并未详细描述。
  1. 诗歌原文
    子房祠在望中岑,蔓草寒烟尚可寻。
    五世报韩终有恨,一时兴汉本无心。
    书传黄石知真假,名配青山自古今。
    立马斜阳无限思,天教风壑助豪吟。

  2. 诗句解析

  • 子房祠在望中岑:这句话描绘了望子房山的位置及其自然环境,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具体的画面。
  • 蔓草寒烟尚可寻:通过“蔓草寒烟”这一意象,表达了山中的幽深和神秘感,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转。
  • 五世报韩终有恨:这里的“报韩”指的是张良帮助刘邦消灭秦朝,建立了汉朝的历史事件,而“有恨”则可能指代对历史进程的一种感慨或遗憾。
  • 一时兴汉本无心:这句反映了张良起初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加入刘邦,而是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这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
  • 书传黄石知真假:黄石公是传说中传授给张良兵法的人,而“真假”可能指代兵法内容的真伪问题。
  • 名配青山自古今:这句话表明张良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与这片青山一样,流传千古。
  • 立马斜阳无限思:通过“立马斜阳”这一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内心无限的思考和感慨。
  • 天教风壑助豪吟: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情感抒发,风壑之间的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情感深度。

《徐州望子房山山上有祠》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够深入了解到古代英雄的故事和他们对国家历史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