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

肩舆五日到星源,握手斯文喜晤言。
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
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
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是明代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程敏政(1435—1499),字克勤,号篁墩,徽州府休宁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程敏政以博学著称,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曾因直言进谏下狱。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其中七言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歌原文:《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
    肩舆五日到星源,
    握手斯文喜晤言。
    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
    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
    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3. 诗歌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会于万寿僧舍的情景。从“肩舆五日到星源”可以想象出作者为了与友人相聚而不惜长途跋涉。在“握手斯文喜晤言”中,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见时的愉快心情。“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描写了宴会的场景,夜灯初亮表明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喜悦。

程敏政的《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不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深厚的友情。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内容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明代文人的生活面貌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进而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