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问政山至兴道观

薰风初试旧轻纱,越岭穿崖一径斜。
雾里楼台成海市,云中鸡犬类仙家。
欲尝风味频供笋,未解春酲只唤茶。
諌议真人都不见,独留荒冢对繁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问政山至兴道观》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从艺术手法来看,《游问政山至兴道观》在语言表达上十分讲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手法,如“雾里楼台成海市”,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这种巧妙的语言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从主题思想方面讲,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抒发。通过对问政山到兴道观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并非孤立的事件。在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逃离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程敏政作为一位官员,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游问政山至兴道观》是一首集艺术性、思想性和历史背景于一体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