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筠图题寿人母

风前一种胜金黄,头白相看树北堂。
耻与繁华争岁月,独依高节共冰霜。
彩衣欲乱参差影,绿酒能分潋滟香。
拟向花神问家庆,竹孙时拂翠云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鞠筠图题寿人母》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祝福。《鞠筠图题寿人母》的创作背景、内容解析、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1. 创作背景
  • 《鞠筠图题寿人母》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作品。他字克勤,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等职,以学问渊博著称。程敏政因主持会试时试题外泄被弹劾,后勒致仕卒。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他的仕途经历相关,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 在这首诗中,程敏政通过描绘风前的景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敬意和祝愿。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长辈的尊敬。
  1. 内容解析
  • 诗句“风前一种胜金黄,头白相看树北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风吹过金黄色的树叶,与白发苍苍的母亲相对,展现出岁月静好的氛围。这里的“胜金黄”不仅形容了树叶的色彩,也寓意着母亲的智慧和经验如同金子一样珍贵。
  • “耻与繁华争岁月,独依高节共冰霜”表达了诗人与母亲共同度过岁月的决心和勇气,不愿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自我,而是坚守内心的高洁和坚韧。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胜金黄”、“树北堂”、“彩衣”、“绿酒”等,这些词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绿酒能分潋滟香”中的“潋滟”形容绿酒的颜色和香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些意象也与诗歌的主题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
  • 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方面,《鞠筠图题寿人母》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每两句为一个单元,遵循一定的押韵规律,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表达。
  • 整体而言,《鞠筠图题寿人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母爱的颂扬,展现了明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人文情怀。
  1. 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 《鞠筠图题寿人母》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都不容忽视。它不仅是明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明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主题范围,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唐代文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唐诗对宋代文人的启示和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传统和风格,以及它在后世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鞠筠图题寿人母》是明代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华和风采,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