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同杨魏村少参登桐君山

睡里钓台相失,寻仙且上桐山。乱峰环合碧波寒。笑携黄鹤伴,来坐白云间。
二十年前游处好,趋庭犹忆红颜。而今狼藉鬓垂斑。西风衰草外,长啸下松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同杨魏村少参登桐君山》是一首由明朝著名诗人万士和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作者在桐君山上的游历感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游历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万士和(约1495—1560),字子开,号东篱。明代文学家。
  •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其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作品原文
    睡里钓台相失,寻仙且上桐山。乱峰环合碧波寒。笑携黄鹤伴,来坐白云间。二十年前游处好,趋庭犹忆红颜。而今狼藉鬓垂斑。西风衰草外,长啸下松关。

  2. 作品鉴赏

  • 诗歌开头,“睡里钓台相失”暗示着一种梦境般的寻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 “寻仙且上桐山”则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寻找仙山的冒险与挑战。这里的“寻仙”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寻求仙人,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与向往。
  • “乱峰环合碧波寒”,生动地描绘了桐君山的自然景观,乱峰环绕、碧波荡漾,给人一种清凉而幽静的感受。
  • “笑携黄鹤伴,来坐白云间”,则是诗人想象中与友人相伴同行的画面,黄鹤象征着自由与高洁,白云则代表着超脱和宁静,这种场景既浪漫又富有诗意。
  • “二十年前游处好”,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这里的“好”不仅指景色美丽,更包含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与快乐。
  • “而今狼藉鬓垂斑”,则转折到了现实,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奈。鬓发斑白,意味着诗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暮年阶段。
  • “西风衰草外,长啸下松关”,最后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衰草以及松关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气氛,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愤与豪放。

万士和的《临江仙·同杨魏村少参登桐君山》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变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意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