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丰城陆郡博廉州

雷阳曾此伫征槎,岁月邮前溪路斜。
尚有湖头双雁至,数程犹未到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丰城陆郡博廉州》是明代诗人汤显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他出生于抚州府临川(今属江西),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东林党领袖有深厚友谊。

  2. 诗歌原文
    雷阳曾此伫征槎,岁月邮前溪路斜。
    尚有湖头双雁至,数程犹未到天涯。

  3. 作品解析

  • 意境深远:诗中“雷阳曾此伫征槎”描绘了诗人站在某个地方,如同在等待某种东西的到来,暗示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往的回忆;
  • 时间流逝感:“岁月邮前溪路斜”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 自然之美:通过描写湖头的双雁和遥远的天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离开官场后,或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所作,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态。

  2.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的“雷阳”、“征槎”、“岁月”、“溪路”、“湖头”、“双雁”等意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语言精炼: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历史意义: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送丰城陆郡博廉州》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

《送丰城陆郡博廉州》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文化和历史意义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