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感怀

一年春尽送春时,万事伤心独咏诗。
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
空烦儿女啼书札,应有亲朋覆酒卮。
明日夏云徒极目,断魂摇曳各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尽感怀》是明代诗人程嘉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春尽感怀》是明代诗人程嘉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也因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备受关注。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一年春尽送春时,万事伤心独咏诗。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空烦儿女啼书札,应有亲朋覆酒卮。明日夏云徒极目,断魂摇曳各天涯。

  2. 创作背景
    程嘉燧,字孟阳,歙县人,寓居嘉定。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是在诗人晚年时期,此时他可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变迁与感慨。作为明代的文人,程嘉燧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个人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3.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春尽感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和诗人内心的哀愁,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的回忆。诗句中的“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等用词精炼,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4. 文学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春尽感怀》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韩偓在唐代创作了著名的七言律诗《春尽》,同样表达了惜春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两者都展示了唐诗的美学特质,如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等,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春尽感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独特风格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是程嘉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经典之作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