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断溪声远,桥回野色荒。
吹来数点雨,相送一孤航。
涨绿平官渡,烟黄拂女桑。
隔花僧共语,东去是钱塘。
浔溪对雨
介绍
《浔溪对雨》是明朝葛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理思考。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葛一龙,字震甫,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因其学识渊博,家道中落却仍不放弃追求知识,后入资为郎,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后辞归乡里,有诗名,人称葛髯。这样的经历让葛一龙在文学创作时既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具备深沉的人生感悟。
诗歌原文及注释:《浔溪对雨》的原文如下:
市断溪声远,桥回野色荒。
吹来数点雨,相送一孤航。
涨绿平官渡,烟黄拂女桑。
隔花僧共语,东去是钱塘。
这首诗的原文包含五句话,每一句都富有诗意,通过简洁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忧伤的自然景观之中。每句话都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桥回野色荒”中的“荒”字,既形容了野色的荒凉,也暗喻生活的艰辛与无常。写作背景及风格特点:葛一龙的创作生涯经历了从显赫到落寞的过程,这使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浔溪对雨》正是这样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世事的深刻理解。葛一龙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赏析与评析:从文学角度来看,《浔溪对雨》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浔溪对雨》不仅是明朝葛一龙的一首经典五言律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美学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