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夏之日,日在东园东。
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
睹棋来木客,司果有徂公。
昨夜秋声起,帷褰栗叶风。
寄怀李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李丸》是明代诗人葛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绘了夏日东园的自然景象和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歌中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葛一龙,字震甫,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因家道中落入资为郎,后被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不久谢归。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有“葛髯”之称,其诗名在文人中颇为知名。
诗歌原文:
思君夏之日,日在东园东。
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
睹棋来木客,司果有徂公。
昨夜秋声起,帷褰栗叶风。诗歌赏析:葛一龙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夏日东园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思君夏之日”,即表明了诗人在夏季思念友人的心情。接着,“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的画面,泉水在松树下潺潺流淌,映衬着潭水中的倒影。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的美景,也间接传达了诗人对友人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写作背景:葛一龙创作此诗时,可能正处于某种情感低谷或对人生有所感慨之际。通过描绘夏日东园的自然景象,他试图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葛一龙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通过对比和并列的修辞,使得诗句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例如,“泉漱松根下,石摇潭影中”一句,既有视觉上的描绘,又有听觉上的联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情感表达:葛一龙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珍视。
《寄怀李丸》不仅展示了葛一龙精湛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