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

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
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
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是明代诗人邹元标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邹元标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字尔瞻,号南皋。他出生于江西吉水,于万历五年中进士,并同年因直言不讳批评当权者而得罪被廷杖戍守贵州都匀卫。在狱中度过了六年后,他的治理学问得到了发展,之后得以返回朝廷任职。天启初年,他再次入朝,担任过刑部右侍郎和左都御史等职。虽然他在朝中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生涯也充满了波折,最终以敢言闻名而卒。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诗句“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图书留四壁”则描绘了书院虽简朴但书香四溢的景象。“白驹贲空谷”暗喻时光飞逝,青春不再。“高风人去远”意味着高洁的风范和遗世独立的情怀已远去,“遗响振林木”则形容这种高风亮节的影响力仍然传扬。

  3. 作品赏析:《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明代士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风貌,理解他们对于理想、道德以及社会责任的看法。

  4.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邹元标隐居期间,可能是在他归隐到复真书院时所作。这样的背景使得诗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哲理意味,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感悟。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古典诗词作品,也是了解明代文人思想和生活状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