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海呈周文郁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
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
烟外孤帆风正驶,苔中欹枕梦初醒。
细看斗笠非难制,莫遣乌纱累此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巡海呈周文郁》是一首由明代作者邹智创作的诗词作品,是其代表之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巡海呈周文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巡海呈周文郁》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邹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与时代精神。

  2. 诗作原文:《巡海呈周文郁》的原文如下:“逢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烟外孤舟人未识,潮头潮尾信难凭。渔歌一曲愁千结,欲寄相思无处评。”。

  3. 诗意解读:这首诗以“巡海”为题,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和船员的生活情景,传达出诗人对海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疏林”、“山花”、“烟外”、“潮头”等,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

  4. 艺术特色:邹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融入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使用对偶、排比和拟人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同时,通过对大海与山花的对比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巡海呈周文郁》不仅是一首反映渔民生活的诗篇,也是明代海洋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态度,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巡海呈周文郁》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受到人们的欣赏,还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