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示了冯司李桢卿在政治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成就的赞赏和敬仰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董其昌(1555-1636),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他是一位具有深厚书法和绘画功底的文人。
诗歌原文: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主题与内容: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冯司李桢卿的崇高敬意和赞扬。通过对春天的描写、紫气的描绘以及冯司李的成就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
《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不仅是董其昌个人艺术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明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董其昌的艺术才华,也能够深入理解明代文人的文化生活和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