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螺六命册

日月旗常姓字悬,铙歌凯曲舞衣前。
师行长子标铜柱,帝念封君此渭川。
摩顶麒麟堪入画,盟书带砺永相传。
上公九命君家事,次第承恩巳六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青螺六命册》是明代董其昌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背景、艺术特色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姓名: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 朝代:明朝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
  • 身份:明代著名文人、书法家、画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晚年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有极高成就。
  1. 作品内容
  • 诗句原文:《郭青螺六命册》原文如下:“日月旂常姓字悬,铙歌凯曲舞衣前。师行长子标铜柱,帝念封君此渭川。摩顶麒麟堪入画,盟书带砺永相传。”
  • 诗意解读: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荣耀与功名的向往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使用历史典故,如“师行长子标铜柱”暗指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以及“摩顶麒麟堪入画”,暗示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传说中的麒麟一样珍贵并受到后世的传颂。
  1. 艺术特色
  • 书法风格:董其昌的书法以率易中得秀色见称,章法疏宕秀逸,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融合了多种书法风格,既有颜真卿的刚健雄浑,也有虞世南的清丽典雅。
  • 绘画风格:董其昌的绘画则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汇各家之长,自成一格。他的山水画清新明秀,深受后世推崇。
  • 文化价值:董其昌不仅在书法和绘画上有卓越的成就,他还在文学上亦有贡献。他编选的《容台集》收录了大量古诗词,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董其昌生活在明朝晚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及其个人的生活体验。
  • 个人经历:董其昌本人的经历也为其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他曾因卷入政治斗争而一度辞官,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味。

《郭青螺六命册》不仅是董其昌个人文化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背景、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董其昌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及其时代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