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

舟随五曲棹歌行,百叠松篁绕画楹。
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
莫是乘槎星汉上,试将名姓问君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共二首。这两首诗以描绘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云窝之美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石壁横空起,云根盘翠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的石壁和云根之美。接着,诗人以“天风拂面来,幽谷鸣猿啼”为韵律,表达了自己被自然景观所打动的心情。最后两句“人间何处有,此地即神仙”,则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间仙境的向往。

第二首诗中,诗人同样以山水为题,以“石壁耸立如剑,水声潺潺似弦”为韵律,描绘了武夷山石壁上的风景和水流的声音。接着,诗人以“人行其间如入画,目不暇接心自怡”为韵律,表达了自己行走在武夷山中,如同置身于画中的愉快心情。最后两句“何须更问神仙事,此地便是神仙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武夷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神仙居住之地的向往。

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