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虞德园吏部

七十二峰山下居,五千四百藏中书。
文人自具生天慧,吏部今为选佛除。
恍惚之间含有象,涅槃能度尽无馀。
惭余学殖多荒落,只作空玄老蠹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虞德园吏部》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山水画和书法艺术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文人。《题西溪图赠虞德园吏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不仅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揭示了其对于人生、自然与艺术关系的独特理解。

从诗作本身来看,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中的“三竺溪流独木桥”形象地勾勒出西溪的美丽景色,而“若为却入千峰去,黄鹄摩天不可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追求的渴望,即超越尘世,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董其昌在书法上的造诣同样卓越。他的书法作品深受颜真卿和虞世南的影响,又融入魏晋各大家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既清秀中得秀色,又疏宕秀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酬虞德园吏部》这一诗歌形式,董其昌将书法与绘画巧妙结合,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全方位才能。

董其昌对画论的深刻见解也令人称道。《詶虞德园吏部》一诗中,“恍惚之间含有象,涅槃能度尽无馀”,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绘画与禅宗思想相通的理解。他以佛教禅宗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在诗中还流露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诗中的“文人自具生天慧,吏部今为选佛除”,不仅赞美了文人的智慧和才华,也暗示了他个人对于宗教和哲学的深入思考。同时,诗中的“惭余学殖多荒落”,反映出他对个人学问成就的谦逊态度,以及对知识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

《酬虞德园吏部》不仅是董其昌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窥见董其昌的艺术世界,还可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