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总宪张华东

归舟初逗广陵涛,却忆联衡意气豪。
执法星占三独坐,人伦月旦九方皋。
谈深漏下更银烛,壶尽墙头过浊醪。
如此风尘论交态,何殊猿鹤共蓬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总宪张华东》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者简介: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一代大家。
  2. 诗歌原文:归舟初逗广陵涛,却忆联衡意气豪。执法星占三独坐,人伦月旦九方皋。谈深漏下更银烛,壶尽墙头过浊醪。如此风尘论交态,何殊猿鹤共蓬蒿。
  3. 诗词解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张华东的怀念之情。首句“归舟初逗广陵涛”描绘了归途上的壮阔景象,与后文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次句“却忆联衡意气豪”则回顾了与张华东在政治理念上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豪迈的气质。第三句中的“执法星占三独坐”,反映了张华东在政治中的独特地位,而“人伦月旦九方皋”可能暗指张华东在道德判断上的高超能力。
  4. 艺术特色:董其昌的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还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诗中的“谈深漏下更银烛”和“壶尽墙头过浊醪”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5. 文化影响:董其昌的《寄怀总宪张华东》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他的画论和书法风格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文人画之正脉的代表之一。

董其昌的《寄怀总宪张华东》不仅是一首深情的怀念之作,更是其艺术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完美展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