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太守王先生见示和林宪使守岁诗次韵

六年守岁宦途遥,何幸乡园度此宵。
老至生涯惟药裹,春来心事付诗瓢。
痴鸠自诧今巢稳,骢马空劳曩日骄。
凤历明朝又新岁,还从野老祝轩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承太守王先生见示和林宪使守岁诗次韵》是明代诗人黄仲昭的一首作品,该诗通过展现作者在守岁时的心情与感慨,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仲昭,原名潜,字仲昭,以字行,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他出生于兴化府莆田县,是一位明成化二年进士。他的职业生涯包括翰林编修、江西提学佥事等职位。
  2. 诗歌原文
  • 六年守岁宦途遥,何幸乡园度此宵。 这句表达了作者长期远离家乡,只能在异乡度过守岁的遗憾和喜悦。
  • 老至生涯惟药裹,春来心事付诗瓢。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态,通过“诗瓢”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在春天到来时,将心中的种种思绪寄托于诗歌之中。
  • 痴鸠自诧今巢稳,骢马空劳曩日骄。 这里的“痴鸠”象征着作者,而“巢稳”则暗示了他当前生活的安宁与稳定。而“骢马空劳曩日骄”则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奈。
  1.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守岁时,作者与王先生共同欣赏并吟咏彼此的作品。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让作者有机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对比、借代、象征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3.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的简单创作,它更是作者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深刻反映。它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4. 历史评价:对于这首诗的评价,历史上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小诗,有人则认为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5.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同时也激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它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共生。这种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美和善,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承太守王先生见示和林宪使守岁诗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小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