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袁主事登虎丘寺浮图韵

苏台鹿过水空流,老树荒烟锁虎丘。
宝塔攀跻探古迹,霸图零落使人愁。
狂歌响振层霄上,纵目长过万岭头。
倚槛俯看飞鸟过,分明身与白云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袁主事登虎丘寺浮图韵》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苏台鹿过水空流,
    老树荒烟锁虎丘。
    宝塔攀跻探古迹,
    霸图零落使人愁。
    狂歌响振层霄上,
    纵目长过万岭头。
    倚槛俯看飞鸟过,
    分明身与白云游。

  2. 诗意解读

  • 苏台与虎丘:诗中“苏台”指的是苏州的胜地,而“虎丘”则是该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诗中的“鹿过水空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 历史遗迹与沧桑感:“老树荒烟锁虎丘”通过描述荒芜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辉煌历史的怀念和现实的感慨。这里的“荒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让人不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 情感表达:诗中的“霸图零落使人愁”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一时的帝国或权力的象征感到失落和忧愁,这可能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
  • 自然与人的互动:“狂歌响振层霄上,纵目长过万岭头”描绘了诗人在高处放歌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 自由自在的境界:“倚槛俯看飞鸟过,分明身与白云游”则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时,如同身在云端的自由感受,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艺术追求的高度自由和超然。
  1. 作者介绍
  • 黄仲昭(1466—1545),字仲昭,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他出生于兴化府莆田县,是明朝成化二年(1466)进士,曾任翰林编修、江西提学佥事等职。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颇受赞誉,被誉为“三君子”、“翰林四谏”之一。黄仲昭的诗歌作品以理学和史家名世,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的哲学思考。

《奉和袁主事登虎丘寺浮图韵》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理解明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