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

寒灯高照影参差,樽酒长吟慰梦思。
十载交游仍倚玉,百年骨肉更相知。
追谈云雨如前日,品第亲朋异昔时。
明月不嫌草榻冷,徘徊照我去迟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是明朝诗人杨继盛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杨继盛(1516年—1558年),号复所、东阳居士,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诗词原文
    寒灯高照影参差,樽酒长吟慰梦思。
    十载交游仍倚玉,百年骨肉更相知。
    御览所同顾君际,检书逢友似前时。

  3. 作品背景:杨继盛因上书言事触怒宦官,被贬至边远地区,期间他的生活极为艰苦。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文人本色。在狱中与友人同宿,共同度过了一段艰难时光,创作了这首《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杨继盛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

  4. 作品特点:杨继盛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有力,情感深沉而真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杨继盛的《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杨继盛的文学才华,还能感受到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友情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