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常家看桃花

二月一日走海涯,吴生邀我看桃花。
重寻玄都定何日,且看赤城俱是霞。
此番开颜阿母喜,他年得子小儿夸。
蜂衙蝶阵浑扰扰,何处春来有汝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伯常家看桃花》是元末明初诗人虞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天赏桃花的美丽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虞堪,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他是一位隐居不仕的文人,擅长诗歌和山水画。虞堪在元末时期隐居不仕,直到晚年才为云南府学教授,卒于官任。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

  2. 诗句解析:《吴伯常家看桃花》通过“二月一日走海涯,吴生邀我看桃花”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朋相约出游,共同赏花的情景。这里的“桃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美好时光的标志。而“重寻玄都定何日,且看赤城俱是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对当下美景的珍惜。

  3. 艺术特色:虞堪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精确地捕捉并传达情感与景象。此诗中,“二月一日走海涯”一句不仅设置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出游的心境。而“何处春来有汝家”则巧妙地将赏花地点与桃花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家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4. 赏析讨论:虞堪的诗作常常带有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吴伯常家看桃花》不仅仅是一首赏花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虞堪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合一的人生理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的读者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共鸣。

《吴伯常家看桃花》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赏花美景的诗歌,更是虞堪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