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水西寺

宣城水西不可到,秀州水西今独游。
太白才情真放逸,牧之人物更风流。
诸天问法元无相,千载题诗在上头。
人世古今同一梦,劫灰烟瞑五湖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嘉兴水西寺》是明代文学家虞堪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水西寺的秀美景色以及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嘉兴水西寺》:

  1. 作者简介:虞堪(1389-1467)是明代的文学家,字伯生,号东泽,江苏常熟人,他的诗作多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之作,被后世广泛传诵。

  2. 诗歌原文

  • 宣城水西不可到:宣城水西寺,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其地理位置偏僻而难以到达。
  • 太白才情真放逸:这里提到的“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的才华横溢、豪放不羁的形象与水西寺的自然风貌相得益彰。
  • 牧之人物更风流:牧之通常指的是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白居易的文化成就和文化影响力在水西寺也有所体现。
  • 问法元无相:佛教认为万物本无固定相状,一切皆为因缘和合,因此这里表达的是禅宗中对世界本质的一种理解。
  • 千载题诗在上头:历史上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诗句,这些诗词成为了水西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人世古今同一梦: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此处可能指历史变迁或佛教中的劫数,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虞堪的《嘉兴水西寺》不仅是一首描写水西寺风光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水西寺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同时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热爱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