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郡志有作

官署萧条坐夜阑,目穷陈迹费新删。
尧封禹服原千古,风气人文又一番。
南海此身同是圣,东吴当日独非蛮。
道人不动江山色,领取皇风洒宇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修郡志有作》是明代诗人杨起元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杨起元是明代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他是万历五年的进士,曾从罗汝芳学习王阳明理学。在张居正当政期间,因反对讲学而被弹劾,但后来仍继续他的学术探索和实践。他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年被追谥为文懿。
  2. 诗歌原文:官署萧条坐夜阑,目穷陈迹费新删。尧封禹服原千古,风气人文又一番。南海此身同是圣,东吴当日独非蛮。道人不动江山色,领取皇风洒宇寰。
  3. 诗歌赏析:杨起元的这首诗通过对南昌府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诗中“目穷陈迹费新删”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尧封禹服原千古,风气人文又一番”则反映了作者对南昌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的赞美与怀念;“南海此身同是圣,东吴当日独非蛮”则通过对比南北的不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南昌地区独特地位的认同和自豪。

《修郡志有作》不仅是杨起元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反映,也是明代社会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江西文化和社会状况的重要线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