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一日有赋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夏前一日有赋》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杨基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此首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感慨的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杨基(1326—1378),字孟载,号眉庵,元末吴中人。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律诗见长,善诗文,书画皆佳。
  • 杨基在元末隐居赤山,后因张士诚之邀出仕,入明后又官至山西按察使,卒于其职。其文学成就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
  1. 诗句解析
  •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表达了一种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怀念与不舍。
  •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
  •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这首诗严格遵循五言律诗的格式,每句字数和押韵都符合规范,使得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绿阴天”、“杜鹃”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悲欢离合。
  • 情感细腻:诗中的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无常世事时的感慨与无奈。

杨基的《立夏前一日有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