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江墅晚步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边吟到日西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秋江墅晚步》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秋风前前后后,十天雨绵绵,
    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老我不知官府事,水边吟到日西斜。

  2. 诗歌鉴赏

  • 诗中的“秋风”和“十雨”营造了一种秋雨连绵的氛围,而“秋前秋后十日雨”则更突出了这一特点。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多雨的秋天。
  • “村北村南千顷麻”,这句展现了农田在秋雨中的情景,稻田被雨水洗刷得格外翠绿,给人以丰收的喜悦。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农民对于收成的期待和喜悦心情。
  •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通过“芙蓉”、“粳稻”等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诗人将读者的视角带入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世界。这些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够闻到稻谷的香气,听到蛙鸣的声音。
  •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这两句通过对人物着装和行为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这里的“仙翁”和“溪女”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他们的出现为诗歌增添了更多色彩和层次。
  • “老我不知官府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漠态度,以及他对于自然和生活本身的热爱。这里的“老我”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表明诗人已经超脱出尘世纷扰,只专注于自己的诗歌和生活。
  • 最后一句“水边吟到日西斜”,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漫步河边,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写照。这种孤独但充实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1. 诗歌背景
  • 杨基,明朝诗人,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县(今苏州)。元末入张士诚幕府,明洪武初累官至山西按察使。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清新之作,也有表达个人情感的深情之篇。
  • 《早秋江墅晚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基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这首诗通过描写秋雨中的田园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早秋江墅晚步》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杨基的文学成就和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