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高季迪旧知

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
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东风泪满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基是明朝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哭高季迪旧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基简介:杨基(1326-1378),字远翁,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后迁居苏州。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在元末入张士诚幕府,明洪武初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杨基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尤以词赋见长,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
  • 文学成就:尽管杨基在政治生涯中曾历经波折,但文学上他的成就却不容忽视。他的《眉庵集》中有许多作品流传至今,其中就包括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七言律诗《哭高季迪旧知》。
  1. 诗歌原文
    “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东风泪满巾。”这是对杨基好友高季迪逝世的悼念之作,通过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悲痛之情。

  2. 诗歌解析

  • 悼念友情:诗中“思君别我愈伤神”反映了杨基对高季迪离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两人深厚友谊的感慨。
  • 孤独感伤:“每怜四海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的孤立无援。
  • 中年感悟:“顿觉中年少故人”体现了杨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的认识。
  • 祭祀仪式:“祀托友生香稻糈”描绘了一幅古代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已逝友人的缅怀和尊敬。
  • 自然意象:“魂归丘陇杜鹃春”借助春天杜鹃花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美感,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

《哭高季迪旧知》是杨基表达个人情感和对逝去友人哀思的重要作品,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