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怀故园

缕缕轻烟细细风,秋千池馆万家同。
高低草色相参绿,深浅桃花各自红。
人意尽随流水去,风光都在笑声中。
多情白发并州客,坐对西南雪满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怀故园》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1. 作者简介
  • 杨基,字孟载,号眉阳,明朝诗人、词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与高启、徐贲并称为“吴中三才子”,其作品在文学界有着一定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第一句:“缕缕轻烟细细风”描绘了清明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轻烟和细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画面。
  • 第二句:“秋千池馆万家同”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繁华与热闹,人们在清明时节共同出游踏青的情景。
  • 第三句:“高低草色相参绿,深浅桃花各自红”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 第四句:“人意尽随流水去,风光都在笑声中”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美好的风景和欢笑的氛围却历久弥新。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亲人的追忆。
  1. 艺术特色
  • 形象鲜明: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中的自然景物栩栩如生。
  • 音韵和谐:诗歌押韵严谨,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 意境深远:通过对清明时节景物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除了上述关于《清明怀故园》的介绍外,以下是一些补充信息:

  • 在创作背景方面,杨基的这首七言律诗是在明朝中后期创作的,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对于现代人而言,学习这首古诗不仅能了解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 在欣赏诗歌时,建议读者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历史背景,进行多角度的学习与理解。
  • 杨基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明怀故园》作为明代杨基的代表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反映人生哲理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