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二色桃花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壶中二色桃花》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桃花的美丽与娇媚,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杨基,明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深远。杨基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因家于吴中(今江苏苏州),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他在元末入张士诚幕府,后因政见不合离开,其诗作多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2. 作品原文: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3. 艺术特色:杨基在《壶中二色桃花》中采用了独特的象征手法,通过描绘桃花的色彩对比和盛开的顺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诗中的“壶中”寓意深远,不仅仅是指一个盛放桃花的器皿,更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或状态,其中包含了对和谐、秩序和美的追求。

杨基的《壶中二色桃花》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而受到赞誉,更因其在文学史上的创新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被视为经典。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对于热爱诗歌和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