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胜锦照芳辰,山海横图寿意新。
闻道酡颜红似玉,正堪风鬓白于银。
西池有分逢青鸟,南国于今见大椿。
看到云仍馀庆泽,只今偕老对如宾。
寿菊所姊丈七十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菊所姊丈七十一》是明代诗人黄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赞赏,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寿菊所姊丈七十一》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黄衷紧密相连。黄衷,广东南海人,字子和,明朝弘治九年的进士。他历任南京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以及广西参政等职,并在云南抚治期间有卓越的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其一生虽历尽风雨,却始终秉持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
《寿菊所姊丈七十一》的原文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赞颂。诗中“芙蕖胜锦照芳辰,山海横图寿意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芙蕖盛开如锦簇,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而“闻道酡颜红似玉,正堪风鬓白于银”则通过人物的形象变化展现了岁月带来的美丽转变。
从文学角度来看,《寿菊所姊丈七十一》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句都精心雕琢,无论是平仄声调还是词汇选择,都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尤其是“西池有分逢青鸟,南国于今见大椿”等句,更是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赋予了诗歌以强烈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哲理性。
《寿菊所姊丈七十一》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