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轩为蔡相公题

千尺虬枝傍小亭,岁寒心思日忘形。
谁家弦管鸣南陌,何处波涛写北溟。
风送清香浮小榻,月移疏影下前庭。
他年学得长生诀,许我山中采茯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轩为蔡相公题》是明代著名诗人涂瑞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涂瑞,字邦祥,广东番禺人。他是一位仪表丰伟、弱冠即以文学称于乡里的才子。成化二十三年中进士,授编修。曾与修《宪宗实录》,后升任修撰,常侍经筵。因其文学才华、书法技艺以及仪容仪表而被誉为翰林三妙。
  1. 诗歌原文: 千尺虬枝傍小亭,岁寒心思日忘形。谁家弦管鸣南陌,何处波涛写北溟。风送清香浮小榻,月移疏影下前庭。他年学得长生诀,许我山中采茯苓。

  2.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的意境。诗中的“松轩”象征着高洁和超然,“千尺虬枝”则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松轩为蔡相公题》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的诗作,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