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徵仲兼问讯姜梦宾

翰林供奉白头时,洗墨归寻古剑池。
近得王家湖水帖,遥传谢氏敬亭诗。
扇头云树摇山翠,障子烟花动海漪。
频过时川草堂否,三游空结梦中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文徵仲兼问讯姜梦宾》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示了其诗歌创作的高超技巧。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背景
  •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于明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成为状元。杨慎以其博学和多产著称,著述颇丰,在明代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诗歌清新绮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内容
  • 杨慎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创作了这首《寄文徵仲兼问讯姜梦宾》,全诗如下:“翰林供奉白头时,洗墨归寻古剑池。近得王家湖水帖,遥传谢氏敬亭诗。扇头云树摇山翠,障子烟花动海漪。频过时川草堂否,三游空结梦中期。”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1. 艺术风格
  • 杨慎的诗歌风格独特,他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1. 历史评价
  • 在文学史上,杨慎的诗歌被视为明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传承。他的诗歌作品对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寄文徵仲兼问讯姜梦宾》不仅是杨慎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